深學細悟 實踐所長
學以致用是理想境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今年與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和科技園公司合作推出新一輪的青年初創實習計劃,為18至30歲青年提供融會理論與實踐的機會。參加者可到本地初創企業實習三至六個月,並可參與行業領袖分享會、大灣區考察、創業體驗活動等。
動手做 學新知
23歲的甘穎怡在攻讀營養與食品科學技術碩士課程期間參加計劃。她獲聘到科學園一間食品科技公司擔任研發助理,負責調整植物製食品的成分,使之達到理想的質感和味道。
甘穎怡工作時一絲不苟,會不厭其煩地測試公司出品的植物肉,從表面質感到內在成分都細意分析。
她說:「我們的標準是摸上去不會太硬或太軟,有鬆軟的質感,然後再檢查配料是否平均,會否形成氣泡。」
她認為實習是將理論化為實踐的關鍵,而且書本上的知識未必追得上科技發展的步伐。
「植物肉是較新的概念,課堂上相關內容只有一兩頁講義,不會教你使用甚麼機器、有哪些製作步驟、如何應用等。但在實習期間,我認識了不同種類的植物組織蛋白,也學到加入不同材料後它們的反應,以及把它們製成不同食物的可能性。」甘穎怡如此說。
悉心教 塑專才
公司負責人張保坤安排研發經理全程跟進甘穎怡的實習進度,並與她分享初創企業營運之道。
他回想自己剛畢業時,浪費很多時間才了解公司和社會的運作,希望甘穎怡的實習期過得更充實。
他說:「我希望實習生有機會認識整個生意模式,我們有甚麼考慮,有何風險因素,如何實行商業計劃,如何把產品推出市場,如何進行研發等。假如我當年有這些機會,我的事業或會走快三年甚至五年。」
他盛讚甘穎怡主動為產品解決難題,又以新思維協助公司在社交媒體推廣,令公司更貼近年輕人市場。因此,他決定聘請她為全職員工。
擴計劃 創多贏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認為,整個計劃是多贏方案,對實習生、初創企業和特區政府均有好處。
他解釋:「初創企業的老闆大多身兼數職,參與計劃的年輕人可在短時間內認識該行業,例如人工智能的市場如何運作,有甚麼競爭者。這些寶貴經驗在大型公司實習未必得到。對公司來說,他們能聘用年輕、有想法的實習生加入團隊。從特區政府的角度考慮,我們希望讓年輕人認識國家十四五規劃下,香港打造的八大中心,也讓他們意識到香港的產業將越來越多元化。」
計劃在2021年以試點形式推出後大受歡迎,今年恆常化並擴大規模,共提供200個實習崗位,涵蓋數據分析、軟件工程、市場推廣等,每個崗位獲政府資助每月最多10,500元薪酬。
本屆計劃共收到逾4,500份申請,其中以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和數碼娛樂等職位最受歡迎。當局未來會研究為參加者提供不同培訓、考察和創業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