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手機輻射的危害,這部紀錄片告訴你真相

很長一段時間,生活在洛杉磯的攝影師 Jaimie 都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到底怎麼了。一切開始於在他擁有第一部手機後,起初只是感覺耳部有一種灼傷感,並伴隨著輕微的頭痛。後來家裡有了WiFi,他的這種不適感明顯加劇——在用筆電看電影的時候,他常常會覺得頭痛,無法集中思維和注意力,眼睛也會有癢癢的感覺。Jaimie 最開始懷疑過是手機的問題,但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在所有人的認知裡,手機這個偉大的發明是非常安全的。他也以為可能是自己盯著螢幕的時間太長了,但讓他不解的是,當開車行駛在405號州際公路上,尤其是路過訊號塔時,自己也會出現一模一樣的症狀——這些已經對他的正常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 直到 Jaimie 幾年前聽到了一個詞「電敏感(Electro Sensitivity)」,他才終於把自己的「病」和電磁輻射聯繫在了一起。 他也發現自己不是唯一一個飽受這種病痛困擾的人,甚至有的人比他還要嚴重。比如有人會感覺前額灼痛,有人會有明顯的眩暈和疲勞感,還有人會伴隨心悸、肌肉震顫和呼吸困難,甚至出現想嘔吐的感覺……他們中有男性也有女性,有老年人也有小孩。 很多有著此類症狀的人都相信自己得了電敏感症,認為無線設備產生的電磁輻射是使他們痛苦的罪魁禍首——儘管當前世界衛生組織尚未將之正式列為一種疾病,也缺乏相應的診斷標準,以及證明無線設備電磁輻射確實會損害人體健康的足夠證據。 「微波輻射就是終極污染源,你看不見它,聞不到它,也聽不到她,但你確實能夠感覺到它。」一位電敏感「患者」說道。 無線設備的電磁輻射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也是獨立紀錄片《眩暈一代(Generation Zapped)》試圖去探索和向觀眾呈現的主題。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傑馬耶爾(Sabine El Gemayel)是三個孩子的母親,「我深深地關切無線技術對孩子影響的陰暗面,」導演在影片的 Kickstarter 募資頁面寫道,「作為母親和公民,我也非常關心無線革命背後的商業倫理,以及它在學校、企業和家庭中的廣泛運用。」 這是一部研究無線輻射危害以及因無線輻射生病的人的紀錄片,「就像菸草、化學或製藥行業。他們告訴我們這些東西是安全的,幾十年後,你發現他們隱藏了所有造成健康傷害的證據」,傑馬耶爾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面對正在到來的5G時代,《眩暈一代》這部上映於2017年的紀錄片也尤其顯得具有警示意義。 無線設備電磁輻射如何影響我們 無線技術是紀錄片《眩暈一代》講述的起點,這項技術也是給人類社會帶來一系列顛覆的重要前提。 它的進步性是顯而易見的——手機、筆電、平板電腦等無線設備永久地改變了人與人的交流方式,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61億人使用手機;截至2017年的數據,僅在美國,無線產業為人們創造的工作機會就有380萬個,每年帶來的產值高達1462億美元…… 但就在我們沉浸在無線技術帶來的巨大便利中時,圍繞這一技術,始終有一片烏雲揮散不去——電磁輻射。在無線設備無處不在的今天,即使你是少數幾個不帶手機的人之一,你還是會經常暴露在 Wi-Fi 路由器和手機發射塔的微波輻射中。  根據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神經科學副教授 Olle Johansson 的說法,我們的身體要經歷比10年前高出百萬兆倍的電磁輻射。 因此,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了電磁場的世界,電的使用,包括無線設備在內的各種技術設備的使用,太陽光的照射,以及特殊場所X光的應用等,都會形成電磁場。哪裡有電磁場,哪裡就會有電磁輻射,只不過能量不同,不同電磁場產生電磁輻射的大小也有差異。 理論上,一部分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非常不利,被稱作「電離輻射」,它們通常會伴隨極大的能量,如太陽光(會造成曬傷乃至皮膚癌)、X光、宇宙射線等;另一部分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則相對不那麼明顯,稱作「非電離輻射」,它們產生的能量更小,如收音機和微波爐輻射,以及,無線設備輻射。 從電磁波譜示意圖可以看出,無線設備輻射產生的能量介於同為非電離輻射的電視、收音機輻射和燈光、微波爐輻射之間。 也就是說,無線設備產生的電磁輻射理論上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在現實中,我們需要面對的是無線設備無處不在,以及由此形成的長時間人體暴露。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最初在面向消費者推出移動電話時,並沒有對這種「新產品」進行任何上市前的安全測試——1984年之前,無線技術僅為軍用,到1984年這一技術才逐漸進入商用領域——因為很明顯,那一年只是無線網路「擴張」的開始,而且是不是對人體有害,科學理論已經所說了答案。 但這大概率又會是一個科學滯後於現實的故事。無線網路的覆蓋速度是驚人的,在美國,手機基地台的數量已經從1985年的900座增加至了2017年的21.5萬座,人類必須重新評估無線設備電磁輻射給人體帶來的影響。 1995年,美國無線產業曾嘗試引入「輻射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簡稱SAR,即人體每單位生物組織的射頻能量吸收率)」作為手機上市前的安全測試標準。概括來說,人體體積越小,暴露在手機輻射中的部位就會越多,SAR越高,對人體健康越不利。所以,小孩相比於成年人更有可能受到電磁輻射的傷害。 為了方便測試,技術員們建造了一個名為 Sam 的人體模型來代替真人進行一系列實驗。 不過,這種方法遭到了一些專家的質疑。比如急診科醫生 Erica Mallery Blythe 博士認為,Sam 並不能代表所有人,因為該人體模型的建造參照的是90%軍隊新兵的體格,無法代表小孩、女性,甚至是大部分的普通人——Sam 僅僅頭部的重量就有5千克,比很多小孩的體重都重。 流行病學家 Devra Lee Davis 博士則指出了測試過程中的一個漏洞。在用Sam的頭部進行測試時,安裝在支架上的手機實際與 Sam 的耳部有6-10毫米的間隔,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手機廠商在使用建議裡提出,使用者在接打電話的時候要和手機保持一定距離,然而現實中,人們用手機幾乎都是緊貼著皮膚的。 「在這個星球漫長的演進過程中,人類幾乎很少受到微波輻射(電磁輻射的一種,通常由無線設備產生)的影響,而今天我們接觸到的微波輻射是過去的10億倍。」一名專家說道,「但我們的身體並沒有得到同步進化,形成保護機制來抵禦輻射的傷害。儘管輻射看不見,但它卻是真實存在的環境污染物。」 作為人類社會發展和商業進步的重要驅動力,科技在帶來巨大革新的同時,我們對它的瞭解還太少。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電敏感症,也是最近幾年才被提出和討論的一種健康問題。…

The post 關於手機輻射的危害,這部紀錄片告訴你真相 appeared first on TechNow 當代科技.

繼續閱讀

最新電競新聞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