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科技用CP值來對決Dyson的無線手持吸塵器 H6,優惠價僅 12,999 元

H6 是小米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旗下第一款手持吸塵器,雖然沒有明說,但是目前無線手持吸塵器的市佔冠軍是Dyson,H6的出現很明顯就是衝著跟Dyson搶市場來的。不過,先前石頭科技做了不少掃地機器人有相當的經驗,而現在進入手持吸塵器領域,是否也能一樣好用呢? 原包裝的 H6 吸塵器看起來有點兒像電影裡面裝巴雷特狙擊槍的箱子,說實話,打開之後各個零組件的擺放也有類似的感覺,尤其是主機採用了扳機設計,握起來還真的跟槍差不太多。 這裡面零組件包括主機,主機底座支架,充電器,配件支架,各種刷頭等等等。 雖然看起來組件略多,但是對著圖紙簡單看看之後,實際上組裝起來異常的爽快,基本上難度和另一種能組裝的帶馬達的四驅車差不多,能雙手組裝宜家的沙發,那單手組裝這個沒啥問題。 因為不少的手持吸塵器支架需要在牆上鑽孔安裝,這其實對工具和動手能力造成不少挑戰,所以石頭 H6 的吸塵器支架採用了兩用設計,在牆上鑽孔固定可以,也可以落地支撐吸塵器。 至於刷頭方面,石頭 H6 配備了四種刷頭: 全效自適應地刷吸頭:吸除地麵灰塵毛髮、碎屑顆粒 床褥除蟎吸頭:吸除塵蟎及過敏源 毛刷吸頭:清潔窗簾、車內環境等 縫隙清潔吸頭:清潔狹窄縫隙的灰塵雜屑 對於一款售價 2000 多元人民幣(台灣定價 14,999 元,在 4/10 至 5/13 期間購買優惠 12,999 元)的手持吸塵器來說,這個刷頭配置還算豐富,基本能滿足各種情境的需求了。 另外,H6 吸塵器有兩種充電方式,一種是充電器直插吸塵器主機,另一種是充電器插支架上,然後吸塵機主機透過觸點充電,若論方便肯定是後者,用完就把吸塵器擱支架上,基本上隨時都是滿電狀態。 有電就能吸 組裝之後,H6 吸塵器就成為了家裡的一員,若說顏值,大概就是中規中矩往上一些,比大眾臉吸塵器多一點兒個性和質感。主機延長桿採用了鋁合金材質,附以大紅著色,讓吸塵器能出挑一些,用到工程塑膠的地方多是啞光處理,避免了廉價感,至於主機部分則是金屬灰加透明塵桶的設計,看上去頗有機械感。 總之,H6 吸塵器放在那裡,就還挺引人注目的,只要看到它,我就想提槍上陣吸它一把。 吸力數據方面,H6 吸塵器的吸入功率達到了 150AW,真空吸力高達 25000pa,這兩個數據都是旗艦吸塵器等級的,在最大吸力方面我們不太需要擔心,實際上我們一般情況下也用不到讓耗電量和噪音飆升的狂暴模式去吸塵。 所以基本上我們的測試也在預設的標準檔位下進行,因為我發現在標準檔位下,H6 吸塵器的吸力已經相當不錯了,人為設置的垃圾基本上都是一遍吸走兩遍吸淨。至於節能模式主要適合日常的清塵工作。 在水磨石地板上,我放置了許多踩碎的薯片,只要是在地刷上吸力範圍內的,都是直接吸走一遍過,一些旁邊的碎屑再吸一遍就可以了,這個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畢竟一般情況下地面不會有這麼厚這麼密集的碎屑。 在更難處理的地毯上,我撒上了一把泡麵,在標準吸力檔位下,也是一遍吸走不留痕跡。 在兩種典型地面上,H6 吸塵器的清潔效率還是相當不錯的,面對常見食物碎屑類垃圾幾乎不需要來回吸拖。在實際體驗中,其他諸如灰塵毛髮類的細小垃圾,H6 吸塵器的清潔吸入效率也和食物碎屑類似。 至此,我們可以給 H6 吸塵器頒發一個「拖地吸塵小能手」的稱號了,不過現在的吸塵器也不非得吸地上的灰塵碎屑。配上不同的刷頭,各種地方它都可以吸,許多用機械鍵盤的朋友肯定會為如何清理鍵帽之間的灰塵苦惱過,這裡配上毛刷就可以吸鍵盤上的灰塵碎屑了。 諸如窗檯縫隙的灰塵,則可以接上更小巧的縫隙吸頭來清理。 床單被套上的蟎蟲皮屑之類的,可以接上床刷來吸乾淨。很多人以為自己的床很乾淨,其實並非如此,我在剛換沒幾天的床單上吸了一輪,還是發現集塵桶裡有肉眼可見的粉塵積澱了,所以,還是吸吸更健康。 手持吸塵器裡的性價比之選 說到手持吸塵器,不少人腦海中浮現出來的品牌肯定就是戴森了。的確,戴森的高階手持吸塵器無論是設計還是性能都可以說是上佳之選,前提是消費者預算足夠。 石頭科技繼承了小米一貫的「性價比」路線,這從石頭 H6…
The post 石頭科技用CP值來對決Dyson的無線手持吸塵器 H6,優惠價僅 12,999 元 appeared first on TechNow 當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