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械犬 揪出污染源

智能機械犬-揪出污染源

妙用科技可提升工作效率。環境保護署為調查空氣滋擾而設計的機械狗方案在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的比賽中獲獎,概念因而得以成為實物。機械狗能判斷不明氣體的屬性,自動追蹤氣體方向,協助人員調查空氣滋擾事件,尋找污染源頭。

 

人工智能助排查

 

環保署高級環境保護主任羅志永說,目前空氣滋擾事件的調查人員主要依賴自身嗅覺尋找污染源頭。環保署開發的人工智能環境空氣滋擾偵查機械狗則可以客觀的方式推測導致污染的源頭和活動。

 

機械狗配備先進的電腦視覺和空氣測量傳感器,設有特製的定向進氣口。它能運用人工智能演算法,自行尋找污染源。

 

羅志永希望機械狗未來能代替調查人員進行較危險的調查工作,例如進入密閉空間,以保障調查人員的安全和健康。

 

辨味尋蹤識源頭

 

機械狗頭一項任務是調查早前元朗工業村附近居民嗅到異味的原因。

 

環保署高級環境保護督察李佩珊見證它不辱使命,順利找到污染源頭。李佩珊憶述當日跟隨機械狗指示的方向前行,調查期間,她已從機械狗提供的數據得知異味來自揮發性氣體,以及該種氣體的污染指標。

 

機械狗潛力大,環保署總環境保護督察梁國榮希望未來安排它學習分辨更多氣味,例如後巷的油煙氣味、農場的氣味、特別的河道氣味,甚至有機會影響市民的氣味,讓不同組別的同事也用得上機械狗。

 

創新科技提效率

 

機械狗誕生,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功不可沒。創新實驗室舉辦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創科比賽,鼓勵政府人員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公共服務和工作效率。

 

環保署憑機械狗方案在比賽中奪得二獎,在創新實驗室支持下試點應用。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系統經理(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張朔源說,創新實驗室在比賽過程中,連同本地創新科技業界包括初創企業,為最後十強參賽作品配對技術方案,並進行六個月概念驗證。比賽完成後,創新實驗室連同相關部門探討方案的試點應用,期望盡快令方案落地試用,提升部門運作效率。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希望比賽能加強政府部門與業界的聯繫,提升政府人員對創新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的認識和技術應用,啟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引入不同科技,優化公共服務。

繼續閱讀

最新電競新聞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