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發展 善用資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撰文談及2024至25財政年度的綜合赤字在計及發債所得後,預計在一千億元以下。
他指,改善公共財政的策略以節流為主,首要管控經常開支增幅,要求不同部門再審視其資源分配;其次是將工務工程按緩急輕重排序,調整推行時間;並檢視個別資助計劃的運作模式。
開源方面,陳茂波認為要兼顧社會實際情況,保持香港簡單低稅制的競爭優勢,並以能者多付為原則。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月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新年新氣象,踏入2025年,大家都忙於推展新一年的工作。我們也在全速推進各方面的工作,包括財政預算案的公眾諮詢。過去這段時間,我們跟不同業界、不同階層市民交流和討論,以更全面地聆聽大家的想法和意見,希望透過匯聚各方智慧,合力應對面前的挑戰,並抓緊前面的機遇。
我們正全力拼經濟、謀發展,力求推動經濟提速向前,普惠民生。而面對公共財政的挑戰,我們也需要作全方位應對。在預算案的諮詢過程中,這兩個都是公眾最關心和重視的議題。
昨天我出席了香港電台《眾言堂》的節目,參與節目的市民都關心香港的經濟狀況和發展,並就如何推動產業發展和創造更多商機,提出了不少具體建議。大家都期望能吸引更多旅客訪港,並促進他們和市民在港多消費,也期望能吸引更多資金流入,讓這幾個月正在改善的勢頭能進一步鞏固。
只有透過更好的發展經濟,才能創造資源以支持推行各種社會服務,才能為市民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與此同時,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也要正視和梳理。這關乎到經濟和社會的穩定,也關係到社會服務的持續提升。
過去連續兩個財政年度出現財政赤字,主要原因包括了疫情導致的巨額開支;高息環境和地緣政治影響了資金流向、遏抑了本地資產市場,繼而影響了連帶的相關收入。另一方面,一些範疇的開支結構也存在需要檢視的地方。在這些不同因素的疊加和累積影響下,今個財政年度(2024至25年度)的綜合赤字在計及發債所得後,預計將在一千億元以下。
改善公共財政的關鍵在於開源節流。我們的策略是以節流為主,首要是在維持以至改善公共服務的前提下,管控經常開支增幅。事實上,很多國家在疫情後面對巨額財赤,都是以節流作為主要手段,控制支出以逐步收窄收支差距。
此外是將工務工程按緩急輕重排序,並調整推行時間。北部都會區及其他與經濟及房屋發展相關的工程項目,會優先獲投入資源;我們亦會善用發債和公私營合作等模式,利用市場資金推動這些基建項目發展,目標是抓緊發展時機,創造空間讓新的經濟動能加速成長並轉化為稅收和其他收入。
去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我們已提出實施一套全面的財政整合計劃,具體措施包括在今個以及未來兩個財政年度,每年各削減百分之一的經常開支。考慮到現時的經濟和財政狀況,我們正考慮加大財政整合的力度,進一步控制開支增幅,包括要求政府不同部門,再審視其資源分配和工作先後優次,並透過重新調配資源,更好應對社會需要。
另一方面,個別資助計劃所涉及的開支增幅,對政府財政構成顯著的長遠壓力,這些計劃的運作模式無可避免需要檢視。就此,我們聽到社會上很多不同意見,包括如何讓有關計劃的運作能達致財政上的可持續。
此外,隨着創新科技發展,我們正推動政府內部加強科技應用、提升公務員的相關技能,以進一步優化服務效率,繼續提升對市民的服務。
在開源方面,在衡量不同選項時,我們有幾個重要考慮,包括需要兼顧社會實際狀況,不能操之過急,避免削弱經濟恢復的動力;需要保持香港簡單低稅制的競爭優勢,以及以能者多付為原則,盡量減低對一般普羅市民的影響。事實上,去年預算案中提出並已落實的酒店房租稅和薪俸稅標準稅率兩級制,都是循着這個方向和思路。
我深信,只要海納百川,凝聚大眾力量,不斷改革創新,抓緊挑戰帶來的變革機遇,我們一定能為香港開創更廣闊的發展空間。